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发表日期:2007/11/29 13:02:57 作者:无 有1781位读者读过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将按照区教委、教研室的要求,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结合人事改革,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调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性化,提升教学管理实效性、创新性能力,加大量化力度,建构务实的教学管理模式,突出初三毕业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深化人事改革,加强“三组”建设,突出年级组管理,提升年级组执行力。同时,细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构建量化体系,做到量化考核;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突出名师工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在继续做好周周练、月月考、学科竞赛、科技竞赛、文体比赛等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探究课改小试验的尝试。现结合学校工作计划,把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一、强化“三组”建设,建构教学“模块”管理模式。
我校将严格依据教学大纲,落实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上好规定的课程,继续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三组”为抓手,发挥教务处的服务、配合功能实行“三组”联动,形成合力,促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性化,使教学管理富有实效性、创造性,加大量化力度,建构务实的教学管理模式。
1、深化人事改革,突出年级组建设,提升年级组执行力。
(1)充分发挥年级组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年级组的职责和考核细则,抓细、抓实各项常规工作,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各处室的协调、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的共事能力,追求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2)各年级段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工作。初一年级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做好指导、培训、检查工作;初二年级抓好分层教学,做到提优补差;初三年级抓好知识的整合,保证针对性、有效性,发挥学校的“窗口”功能。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每周一次学生作业的检查。以此来促使学生提高课后的学习质量,也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3)针对我校外来工子女较多的特点,实施“爱”的教育,利用一对一的帮扶、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争取主动,积极引导孩子热情生活、热爱学校,做细、做实工作,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促使他们良性的可持续健康成长。
2、细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量化考核。
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和职责,对照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细则开展工作,活动定时、定量、定人,有计划、有过程、有检查、有实效(具体工作见考核细则,若有变动另行安排)。其中,校级公开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召集,做到课前集体准备、课中认真记录、课后及时研讨交流,并由备课组长填写评课评价表,在研讨后及时交于教务处,每人每学期至少开公开课1次,5年工作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2次。同时,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继续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开展说课、研课活动。语数外物安排在星期一下午活动,政史地生音体美劳信在星期二上午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要精心准备,要体现出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努力提高说课、研课的质量,集体备课的内容可研课、可学习课标与教学信息、可研讨周考、月考等考试择题编题的动机和操作办法等,做好记录本的记录,按时检查,使每位教师能通过集体备课,得到启发,获得提高。并以实绩量化指标,考核教研组、备课组,一月一次,一学期累计作为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
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次,行政人员深入课堂,多听课、多评课、多研课,每周至少2节,带头上示范课、研讨课,每学期至少1节,形成人人上公开课的良好氛围,重在改善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过程管理,努力做好学初、期中、期未的教学常规检查,使有效的过程管理,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力争使教学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留痕迹,做好资料、信息的积累与反馈,以便指导、调整以后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二、加大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通过各级各类学习与教研活动、竞赛、青蓝结对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搭建新的平台,通过评选校级骨干,为评选区级骨干造势,做好摸底重点培养工作,为他们的专业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建立教学师徒结对制度,注重过程和效果。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要做到:“一看”、“二听”、“五公开”。即一看徒弟的教案;二听徒弟上课、徒弟说课;三向徒弟做到五个公开:即教案、资料、课堂、习题、答案公开。青年教师要做到:“四先”、“五勤快”:先说课给师傅听,先看师傅的教案再自己写教案,先听师傅上课再上讲台,先做布置给学生做的作业、练习;做到耳听、眼看、口问、心想、手做五勤快。组织青年教师上汇报展示课,并进行认真研讨,评选出校青年骨干教师。使青年教师迅速成熟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
同时做好区学科带头人摸底重点培养工作,落实校人事改革方案的精神,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
三、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务实管理,突出毕业年级的教学管理。
1、根据学校现有的师生情况,教师要变过去多站在自身角度思考问题的模式,为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转换观念,换位思考,因材施教、多层次教学,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求得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尝试课堂教学实验,变教为不教,变苦学为乐学,扎实练好教学基本工,为区教育局的综合督导做好准备。
2、继续做好周周练、月月考、学科竞赛、科技竞赛、文体比赛等工作。
首先,以学科、年级为单位适当进行校内阶段性检测,以此来检验学生对阶段性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适时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反馈检测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应对和调整的办法,促进教学管理的有效性、长效性。
其次,增加活动的时间,组织活动,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内容,创造新的佳绩,使学生富有成就感,形成学校的特色。
3、切实抓好初三毕业年级工作。
第一,明确中考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和考核方案,开好学生会、教师会、家长会,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浓厚的中考升学气氛,引导师生“树理想明目标增信心促行动”。
第二,加强初三年级的教学研讨活动,强化考试研究,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积极、主动地和外界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信息、教研功能,提高中考质量。
第三,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新授课教学和复习课教学,在抓好优生的前提下,同时还要注重中下层次学生的教学,努力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不仅抓优分,更要拼均分、合格率。使初三教学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管理中,利用人事改革的杠杆,将给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更多的展示空间、更高的展示平台,进一步做好协作、服务工作,在抓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中,做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加强科学研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相互沟通与交流,发扬团队精神,在和谐的合作共事环境中,利用建立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我校的形象。
上坊中学教务处
2007年8月
- 管理登录
- 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陈陵路78号 邮编:211103
- 英文域名:sfzx.jnjy.net.cn 单位传真:52701715 单位电话:52701715 校长邮箱:sfzxdyclm@163.com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