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天地>>园丁礼赞>>正文

年级组的好带头人--记初三年级组长张志刚老师

发表日期:2007/11/13 8:53:08 作者:无 有2726位读者读过

    张志刚老师连续多年担任我校初三年级组长,同时一直担任我校的史地生教研组长并长期担任班主任,从事教育工作12年来,张志刚老师兢兢业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曾连续多年被评为镇(街道)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2005年度考核为优秀,并被评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2006年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张志刚老师的事迹简介如下:

  一、要求进步,积极进取。

  张老师平时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校党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重要理论,严格遵守市局规定的三要八不准,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时刻向党员看齐,以身边的优秀党员为榜样,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业务上刻苦钻研,以生为本。

  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平衡,虽然张老师的专业是历史,学校从1994年起,让张老师改教数学,张老师二话不讲,迅速进入角色。他认真研究教材,向老教师学习,每次上课前都能充分地研究好教材,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自己也动手制作一些教具,使课堂生动活泼,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指导,努力创设特定的情境(任务)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其新的教学模式首先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张老师较早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引导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主体;使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义建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处理好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使多种目标统一到信息素质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之中。教学内容不囿于教材的范围与顺序,能根据效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师生主动进行教学资源的再开发;教学进程以探究和创造为主。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品质,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他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总名列年级前茅。2006届初三,学校又要求张老师同时担起初三二个班的数学教学和初三历史教学工作。今年中考增加了历史这门学科,张老师迎着困难上,经过他的努力,他所教班级学生的历史成绩,无论是期末,还是一模或二模中,优分率都是100%。所教数学在历次考试中都名列年级前列。

  三、“勤”字当头,严格管理。

  作为年级组长,张老师总是勤字当头,每天总是最早到校,到校后检查各班的卫生、早读等情况,课间巡视各班级,做好记录,中午和班主任一起不定时的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在纪律上,总是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关心学生尤其是关心困难生和后进生,在所带班级中,分别开展了班级竞赛,一帮一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并积极开展讲卫生、懂礼貌、比成绩各方面的竞赛,使班级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增强。

  在狠抓教学的同时,年级还开展了篮球联赛,跳远比赛等活动,并且每天下午给学生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一方面使学生精神上得到放松、减压,另一方面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好评。张组长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针对年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并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方法,并督促班主任落实到位。同时每周召开一次学生会议,对初三学生既提出要求但更多地是采取正面的激励措施,每月召开一次年级组教师会议,让教师们出主意、想办法,利用集体的智慧搞好年级组的工作,同时组织好月月考、周周练工作,并及时做好质量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工作设想和计划。

  在张志刚老师担任初三年级组长期间,他注意领导艺术,总能以情感人,以德以理服人,整个初三教师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团队。去年初三中考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区综合排名中,我校进入前5名,省重点中学和取达68人。今年初三教师几乎是上届的原班人马,学样对这一届寄予了很高的希望,通过几次考试,学生的整体成绩稳步上升。

  张老师是我校史地生教研组组长、他积极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平时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教学、教研工作上,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主动协助各部门工作,大力协助学校开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促使学校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张老师就是这样在繁忙的工作中,忘我地为学校工作,充分发挥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表现了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强烈的事业心,堪称为一个劳作不掇的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