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德育长廊>>正文
2020--2021学年上坊中学体育大课间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20/9/1 14:22:43 作者:尹士赟 有1090位读者读过
2020--2021学年上坊中学体育大课间
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与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的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成为实际行动,让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受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拟定2018-19年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计划。
一、“阳光体育”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张顺根(校长)
副组长:谈德忠、范沪宁、孙静美
组员:各班主任及全体体育教师
二、“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实施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身体残疾或疾病不能参加运动的除外)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应结合季节变化,开设多样的活动。
4、安全的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内容
春夏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健身跑、广播体操和跳短绳、眼保健操几个部分,在作息时间表规定的30分钟内进行。
秋冬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健身跑、广播体操、跳短绳、跳长绳、踢毯子、眼保健操几个部分,在作息时间表规定的30分钟内进行。
(一)“大课间活动”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25分钟。采用广播操、各种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过程。各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大课间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有序地参加各项活动。由于学校场地有限,所以在内容安排上以便于组织,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
(二)眼保健操在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和下午第二节课进行,时间总共10分钟。
(三)遇雨雪、雾霾等异常天气,由各班班主任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室内和教室走廊上进行素质练习(以拉伸和柔韧练习为主),体育组负责安排练习内容和指挥练习。
六、活动流程
1、大课间活动(25分钟)
(1)学生有序入场及健身跑: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各班学生迅速在室外走廊站成两路纵队,随音乐依次有序下楼,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排成方阵,在体育教师的指挥下及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健身跑(春夏季300~8600米;秋冬季600~900米)。
(2)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练习。
(3)各班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2分半钟的跳绳练习,形式可单跳可双跳。
(4)学生有序离场:在音乐声中,有序地离开活动场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七、实施方法
(一)明确职责
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校长室、德育处、教务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责任制管理。
1、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校长具体负责,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有班主任老师要每天参与班级的大课间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二)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每天都进行检查,实行量化评分,该工作由团委及学生会负责。
八、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德育处、教务处、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
2、各项目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
3、负责日常管理值班的领导、值日教师和执勤教师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所有负责老师和全体班主任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
九、活动保障
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上 坊 中 学
2020年9月1日
- 管理登录
- 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陈陵路78号 邮编:211103
- 英文域名:sfzx.jnjy.net.cn 单位传真:52701715 单位电话:52701715 校长邮箱:sfzxdyclm@163.com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