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杜郎口要迈过的四道坎
发表日期:2008/1/11 9:17:57 作者:无 有2330位读者读过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陈淑萍 孙善利
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在山东乃至全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什么大家的反响如此强烈,如此持久?是因为杜郎口中学的经验真正找到了改革的突破口,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普遍的启发意义。
作为学校,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固然要研究“经验”本身哪些值得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哪些经验我们“能够学习”,换个角度说,要研究什么因素将会阻碍我们学习。
我们认为,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需要迈过四道坎:
第一道坎:教育行政的干预
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教育行政的干预,关键是这种干预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还是符合学校实际的引导和监督。杜郎口中学所在的茌平县教育局干预的第一种手段是“放手”,在杜郎口中学管理混乱、质量低谷的状况下,他们委派崔校长收拾“烂摊子”,并给以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他们干预的第二种手段是扶持,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研究人员深入学校课堂,深入学科组,同学校领导和教师研究改革方案,解决遇到的问题,提升总结经验。第一种手段使得杜郎口中学“活”了过来,第二种手段使它“长”了起来。
学校“活”起来,教育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得到快速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管理机制的“高度集中”,学校习惯于“贯彻”“落实”上级文件,办学的自主空间十分狭小。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教育行政的不恰当干预还是太多,不利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试想,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被上级的“升学指标”给捆缚起来了,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谁还有心思搞改革?谁还有胆量搞改革?
第二道坎:校长的胆略和气魄
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一名好校长?你也许能列出若干项指标,但有一项指标至关重要,就是校长的“胆略和气魄”。杜郎口中学的崔校长没有高学历,似乎也谈不上具有高深的教育理论和深厚的教育管理经验,他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具有过人的胆略和气魄。尽管有些措施看上去确实有些过火,但崔校长认为:“矫枉要过正,不然就不会出现奇迹。”可以想见,他需要承受多么大的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压力!
我们许多学校的生源不错,师资力量不错,设备条件不错,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办学经验,校长的学历程度、理论水平、管理经验、实践能力可能比崔校长高出许多,但在改革面前,就是没有本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除了学校外在环境的因素外,根本是校长自身缺乏崔校长那样的胆略和气魄。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崔校长的胆略和气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环境逼出来的。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角度讲,我们不也面临着难以解脱的困境吗?对国家和民族负有重任的校长们应不应该拿出点胆略和气魄,顶住压力,针对教育痼疾,痛下猛药,为基础教育“杀”出一条血路来呢?
第三道坎:教师的角色转换
师资水平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杜郎口中学的师资水平不高。按照传统思路,提高师资水平主要应该是在丰富学科知识、加强讲课能力上下工夫。但杜郎口中学却绕过教师的“学科知识”和“讲课能力”,直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让学生“我的课堂我主宰”,教师则放弃了讲课的权威,融入学生,成了学生中的一员,起着引导、协调、督促的作用。
许多学校为什么没有取得杜郎口中学的成绩,我们有理由推断,其中重要原因恰恰是“师资水平高”。因为“师资水平高”,降低了改革的迫切性,增加了对改革的忧虑和担心;因为“师资水平高”,形成了强大的角色惯性力量,难以在较短的时间转换。其实,我们说的“师资水平”,实际上多是指的“学科知识”和“课堂讲授能力”,而教师的“教育知识”、“科研知识”、“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引导能力”、“合作能力”等却普遍欠缺。目前许多所谓的“名师”大多是“讲”出来的,而不是“导”出来的,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的角度讲,我们相当多的学校没有理由自恃“师资水平高”。
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正确分析自身的专业素质结构,找一找与杜郎口中学教师的差距,增强危机意识和迫切感;必须遏止角色惯性力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感性经验,不断加深新角色的理解。
第四道坎:模式的认同
模式是经验形态的概括。作为成型的经验,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的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个模式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学习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有效性。这个模式生成于杜郎口中学的土壤,但又不拘泥于杜郎口中学的土壤,具有相当范围的推广价值。
如何对待杜郎口中学经验的模式?不少人习惯按照“二元对立”的思路,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外在的形态,主张要学就学它的“自主”的“神”,未必一定学它的“模式”的“形”。这种观点看似正确,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比如,为什么“三大模块”是“预习—展示—反馈”而不是“导入—讲解—训练”?因为前者的行为是学生发出的,后者是教师发出的,前者的过程、步骤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而后者体现的是学生的被动,我们不可能抛开“预习”、“展示”、“反馈”这些字眼,去空谈“自主”。
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一定要把握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虽然我们也反对照搬照抄和生硬模仿,主张要有适度变化,而且也主张在此经验启发下的创新,但是,把经验割裂开来的做法是有害的,是不能真正把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学到手的。
- 管理登录
- 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陈陵路78号 邮编:211103
- 英文域名:sfzx.jnjy.net.cn 单位传真:52701715 单位电话:52701715 校长邮箱:sfzxdyclm@163.com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