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天地>>专业发展>>正文

东庐“讲学稿”的编写流程和要求

发表日期:2008/1/11 9:16:50 作者:无 有2406位读者读过

  一、“讲学稿”的编写流程

  1、寒暑假各人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开学初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

  3、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

  4、备课组长初审后至少提前两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

  5、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

  6、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手上,任课教师再一次阅读理解补充“讲学稿”,即进行课前备课。

  7、第二天上课时师生共用“讲学稿”,教师课后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

  二、“讲学稿”的编写要求:

  1、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3、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

  4、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需求)

  5、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的“留白处”)

  6、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对教师使用“讲学稿”的要求

  1、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讲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讲学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