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天地>>专业发展>>正文

东庐经验的启示

发表日期:2008/1/11 9:16:09 作者:无 有2246位读者读过

  苏溧水县东庐中学短短四年由一个名不经传的、农村普通初中一跃为众人瞩目的名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表彰和嘉奖,今年南京市教育局就一次性奖励十万元。东庐的成功一时间被教育界人士称为”东庐现象“。

  “东庐现象”最受人瞩目的热点是他们坚持了近四年的“讲学稿”。讲学稿的抬头是统一格式的表格,有班级、学科、授课时间、执笔人、审核人、教学重难点等,下面是教师手写的教学案,看起来非常普通,流露出乡村的一股“土气”。整篇讲学稿大都是题目或问题,有课前预习、课堂巩固、想一想、试一试、自我测评、课后练习等等,大约有几十道题,只是在题目前面有一些纲要性的知识提要,有的空着,待填。“讲学稿”看似平凡,但细细嚼来,其中文章不浅,颇受启发。

  启示一:“讲学稿”要求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由骨干教师把关审核,既培养了新教师,又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最大化的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启示二:“讲学稿”完全替代了学生的课辅资料,减轻了书包,却提高了效率。真正体现了“辛苦教师一人,解放学生一遍”。

  启示三:“讲学稿”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启示四:“讲学稿”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正是倡导了“发展和提高”的新教师观和学生观,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的全面提高。

  启示五:“讲学稿”大容量的训练体现了教学“精讲多练”的精神,对于常态生源下的教学质量提高尤其重要,切切不可忽视。这种训练不是刻板机械的复制,而是在师生大面积活动中完成的。

  启示六:“讲学稿”中的练习安排,分普及题人人要做和提高题供同学选做,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别要求的思想,使得学习后进的学生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同样得到锻炼和提高。

  启示七:东庐人不花哨、不张扬,把每件小事都做得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做,做成一百上千次,以至每年如一日。小事做一百遍便是大事。其实东庐人何止教学如此,教育也如此。在参观中我们发现东庐的学生懂文明礼貌,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井然有序,素质教育成果不菲。

  东庐人正是凭借这些实现了他们跨越式的发展。

  2、用“讲学稿”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讲学稿”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另一方面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