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师天地>>专业发展>>正文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发表日期:2008/1/11 9:14:13 作者:无 有3163位读者读过

   一、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校园文化就是相对于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广义的校园文化就是指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富有育人情景的物理环境,包括环境、设施;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文化思潮、意识形态及共创的精神氛围,包括课程文化和课外文化、制度文化和校训、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等。

  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硬件”建设,也即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地等;另一个是“软件”建设,也即软环境建设,如校园文化活动等。显然后者更为重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要切实保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优质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个大磁场,能够对校园个体成员产生吸引力、向心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感到:学风、班风、教风、校风、校训建设得好的学校,师生之间、师生与学校之间情感的相互归向和依赖就表现得特别明显;反之,就会产生离心态势。通过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来凝聚归向学校成员的情感意识,是空洞的说教所不可替代的。

  校园文化从空间形态上看,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环境、精神氛围。墨子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正说明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当一个人置身于整洁优美的校园、投身于多姿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浸染于充满规范与朝气的精神氛围时,怎能不使人的心灵受到净化、心态得到优化、情操得到陶冶从而产生激励情感呢?这就是我们要加强课外文化建设的原因所在。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方面

  1、校园环境

  学校应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并精心布置校园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我们还要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能说话,让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着每一个学子。课余时间,漫步在校园里,欣赏着优美的风景,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这恐怕不仅仅是美的享受,那更是美的情操的陶冶。

  就我们学校而言,在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但还要继续下大力气。校园环境卫生还应高标准严要求,不要有死角。而且,过去我们更多的是被动的打扫卫生,有的甚至是搞突击,随地乱抛乱扔纸屑垃圾的现象还较普遍,这告诉我们,这方面我们还有很艰巨的任务。

  不知道大家留意没有,我校的特色:我校鸟语花香,是花的世界,鸟的天堂。尤其是城里人来多校都有这感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特色将越来越难得,我们要珍惜这个特色,珍惜这难得的宝贵财产。当然景美,还要把我们的“人美”再融进去。案例“爱鸟”(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方面我们做文章的空间是很大的。

  校园宣传标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花丛中,小路边的来自学生的一条条温馨、富有人情味的标语,不但能够为学生所欢迎和接受,还能给严肃紧张的校园生活增添亮色和乐趣,在得到教育的同时感受到真、善、美。

  现在,不少学校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功夫,有的则是通过征集方式,征得许多温馨、感人充满人情味的宣传标语。如,13中分校“迎着晨风,问一问,今天该怎样学习?踏着夕阳,想一想,今天有什么收获?”

  2、第二课堂活动

  要重视艺术教育和教学工作,除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灌输艺术知识外,我们还要坚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坚持每周二、三的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十·一、元旦文艺会演,演出,无论是参赛的人数,节目数量表演水平,要一年比一年更上一个台阶,要越办越精彩。

  本次“科普周活动”黑板报评比情况如下:一等奖:一(5)、一(7)、一(3)班;二等奖:二(1)、二(6)、三(2)、二(3)、一(6)、二(2)、三(1)、三(3)、三(6)、二(4)、一(4)、一(1)、三(8)、三(4)班。

  实际上,你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救火”,去单纯地追求教育质量,头痛医头,脚痛医痛,结果往往是两头落空,难道事实不是这样吗?我不想就事论事,说这次科普活动有多重要,但它多少能反映出一些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3、系列主题活动

  抓好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正在进行的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我们要积极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我们还要利用课堂渠道及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要重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如介绍升旗手等。宣传可再做大些,照片放在橱窗内展览,附简介,学生评“三好”、“优干”、入团等方面也要大力宣传,要通过塑立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先进典型人物,使校园精神和塑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我校的初一抓行为规范,初二抓防两极分化,初三抓理想教育,已形成模式,是很好的,要坚持,还要赋于新形式。

  我们倡导每个学生发展一种健康的业余爱好,掌握一种体育技能。通过一系列活动,力求使全校师生职工了解本校的历史和现状,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珍惜学校荣誉,凝聚一心,团结一致,共创学校美好未来。   

  4、校园橱窗、广播

  要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及时报道新人、新事、新面貌,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导向作用,激浊扬清,弘扬正气。

  办好广播:广播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运用好这自己的宣传阵地,就能发挥出它所应有的自我教育、活跃课余生活的作用。人人参与,可各班依次轮流投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自主参与。实施班级挂钩供稿原则,以相应班级的语文老师为指导教师,要求每个班每周必须完成相应栏目的相应供稿数量,每学期评比一次宣传先进集体及宣传先进个人,这样就带动和促进同学们积极去写广播稿,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5、学生自主,班级文化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是巨大的能源,所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营造班级人文环境的活动,他们的感受将会达到新的境界,教育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能极大地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们产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塑造,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得到开拓和发展。

  学校可每年向学生征集各类作品,包括美术、书法作品、工艺制作、小发明创作,还有电脑科技作品等。把学生的 些优秀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在教学楼走廊、大厅里轮流展出。这些学生的作品虽并不完美,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和承认,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了。让这些学生的作品成为学校的艺术景点,让它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又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及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班级文化上,可在保持全校整体共性(每班的国旗、学风、黑板报等有固定的位置)的同时,允许有各班特色的设计,让师生共同创设的人文环境去体现各自的风格和追求。

  本次科普周活动的黑板报评比,还是能看出一些问题。(略)有的班级受条件限制,后面没有黑板,我想应可以搞贴纸专栏,甚至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尽可能搞得实在些、活泼些。

  还可以设立班级“图书角”,生物角“。放盆小草小花,养几尾小鱼、小虾……这都可充分体现班级和个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激励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让每位学生在班级文化中得到陶冶、得到提高。

      学生自主参与制订班级的各类规章制度,使各班的每一次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文化气息,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由此,给学生一片绿地,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得以张扬,变学生由受检的对象为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资源,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必然能为学校构建一个整体的校园文化。

  另外,我们还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心理咨询室要利用课余时间为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举办心理讲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使广大学生在我校健康成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形势:今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间将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方面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增加了力度,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目前一些舆论不利于我们学校,不利于教育,学校及教师几乎成弱势群体,和当初的教师节尊师重教形成极大反差,教育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对此我们要认真反思,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现在常说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若落实到教育上,那么同我们现在提倡的建设校园文化应该是一致的。我们要着力增强全校师生职工”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强烈向心力和凝聚力,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把建设校园文化和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此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