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党旗飘飘>>学习体会>>正文

做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践行者

发表日期:2007/11/16 18:57:40 作者:无 有2070位读者读过

陆晓微

  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每个党员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

  作为一个党员,一个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喜欢自己,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师生都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以"爱"为核心,以满腔热情去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用爱感化学生,用真诚的心启迪学生的心灵。与他们交知心朋友,让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当看到学生进步时及时表扬鼓励;当学生犯错误时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年幼无知,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其转化,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让学生喜欢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设创造条件。

  其次,应特别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遗传、后天环境因素,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班里总难免会出现个别"学困生",他们的出现,往往使一个班显得不和谐,但是我们要努力扭转他们,"学困生"只是在学习上相对的困难,实践证明"学困生"进入社会后往往是社会某个角色的成功者。我们的"学困生"观念应该转变,应该承认差异,应该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而不是发展弱势。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要做到善于发现,要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我们要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多。

  另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作,它的构建要通过全体社会公民来实现。因此,我们学校还要加强对师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融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使学生走向社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实施者。同时还要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改掉放任自流,过分溺爱。改掉拳脚加棍棒的教育方式,学会以平等的态度与子女沟通,增进互相了解,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下一代。要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识。同时,要引导家长强化对子女预防意识的教育。经常掌握子女的思想动态、去向,留意子女结交的朋友,警惕子女的谎言。对出现的苗头,及早加以纠正,消灭在萌芽状态。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