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党旗飘飘>>学习体会>>正文

思想大解放,就要做真人

发表日期:2008/6/10 10:35:06 作者:无 有2417位读者读过

思想解放大讨论专题    当前正掀起“思想大解放”讨论热潮。风从广东来,新任省委书记汪洋要求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继续解放思想,以当年改革开放之初“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广东如此,全国也当如此。我觉得,要思想大解放,就要做真人,就要讲真话,做真事,用真情。

  首先,我们应当说真话。

  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受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信息传播的及时、公开和透明,其核心是“真”。这及时、真实的报道,对抑制谣言、避免恐慌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地震发生仅10来分钟,新华网就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这是国家通讯社发出的第一则地震报道,从一开始就打破陈规,在尚未确定震中、震级的情况下便发出了第一报。当时各种谣言纷纷,有人宣称“北京地区晚上10时到12时还会有强震”。在一场与谣言的赛跑中,媒体的快速反应、信息的权威透明很快澄清了谣言。震情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持续发布,使群众在较短时间内对此次地震情况有了总体了解,止住了可能蔓延的谣言,媒体成为社会公众消除恐慌的定心丸。

  这及时、真实的报道,给第一时间的救援提供了保障。这及时、真实的报道深深地感动了世界,使中国的震情、灾情在全世界得到了传播,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为我国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救灾物资、人员等方面的援助。这及时、真实的报道,大大提高了我国媒体在世界的公信力,大大增强了在全球受众中的影响力。

  反观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空话套活假话连篇,其原因一是整天忙于事务工作和应酬而缺乏学习,肚子的墨水不够,不敢讲,讲出来怕人家笑话;二是怕说错话,落下把柄,被上级责怪。于是他们就常把四平八稳、从文件上背下来放到四海皆为准的话挂在嘴边。更有甚者长此以往变成了“两面人”:场上讲官话,场下讲真话;人前说人话,背后说鬼话,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的形象。

  教育领域也本因如此。陶行知先生有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第一步就要讲真话。只有这样,才能在德智体美劳的密切融合中学做真人,才能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学做真人,才能在集体生活和训练中学做真人。

  其次,我们应当做真事。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痛定思痛,为了避免悲剧重演,我们究竟能够为依然活着、花朵般绽放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四川安县桑枣初级中学的叶志平校长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领导的这所学校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获全县中考第一名。同时,他在安全工作上动真格的:那栋未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可他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格。对楼外立面贴的每块大理石面,加孔钉挂再粘好。因此,大地震时,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创造了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的奇迹。

  再看看媒体披露的为数还不少的作假事件,林林总总无奇不有:可以让火炬手空手捐款以表爱心,可以给山石刷漆以示绿化,可以用年画当真老虎蒙骗天下,可以筑砖墙遮住贫困住户瞒天过海……

  生活中此类作假还真不少,假冒伪劣屡禁不绝,豆腐渣工程火烧不尽,表面文章司空见惯,若不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动真家伙,那我们仍然要深受其害,科学发展也将为它所阻。

  另外,我们应当用真情。

  面对汶川大地震中的逝者,我们有很多不能释怀之处。一首为流行的诗歌,借天堂路上一对母女的对话,道出的正是这种遗憾:

  “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和朋友……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课本,没有爸爸的拳头……”这是相当真实的生命的留言,每次读来,不抵辛酸和沉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还有深切的自责和歉疚--在他们短暂的生命和教育生活中,获得了应当属于他们的童年的欢乐吗?只有在天堂之路,他们才能解除恐惧和忧愁!这不啻是地震之外的另一重悲剧,至今仍悬在千百万少年儿童的头上。

  从死亡和废墟中凝聚出的是这么一句话:我们要举办对得起孩子的教育!要把学生从考试和分数的重压下解放出来。

  用生命反思教育,用生命唤醒对生命的尊重,最重要的是改革我们的学校教育,把快乐还给儿童。尽管对素质教育呼唤已久,但无须讳言,真正落实得仍然太少!我们的孩子仍然生活的太辛苦、太沉重。我们学校教育的现实,远没有真正转移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快乐为本的轨道上来。

  目前广大学生仍然生活在考试和分数的重压下,成为实现各种功利目标的被动工具。这一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能够解决。今年山东省严格贯彻教育法、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亮点。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尤其是如温总理所说的“心力”,是对少年儿童真挚的关心和热爱。而不仅仅是空喊一两句热得发烫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