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要有点职业精神的
发表日期:2008/6/19 12:13:45 作者:无 有2637位读者读过
工作对于养家糊口的人来说是一种职业,对于有进取心的人来说是一种事业。有时闲来无事,常常喜欢静下来,想想当年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和现在的我改变和保持了什么,得到和失去了什么,人就一下子能长大和成熟很多。
总觉得教师这个工作不能等同于其他,教书育人应该是一项伟业,因为这关乎到的是国家的发展和延续,关乎到全民的素质的提升,关乎到千秋万代的子孙。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始终把教师职业当成伟业来追求,应该保持一种职业的精神。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在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岗位呆的时间久了,认为工作也就那么回事情了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在专家看来,这种现象叫职业倦怠。用身边教师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工作缺少一种激情。
在对“你认为什么职业压力大”的调查中的数据反映的结果来看,在多个职业压力较高的职业中,教师职业是其中之一。黎明即起,在学生的升学期待中,在家长的殷殷期望中,在学校的量化考核中,在专业的不断研修中忙碌,每天的生活紧张得像上足了弦的陀螺,高速运转着。与工厂的工人回家就能放下工作不同的是,教师就算人回到了家,心却无法全部回到了家,因为总是在心中惦记着学生的情况。职业压力给自己带来诸如心理、生理以及发展方面的影响,有时,这样的影响是负面的。
因压力而倦怠。如宫贤平等专家将教师职业倦怠时的表现概述为: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到了下班的时候,感觉已经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做任何事情;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早晨起床时感觉很疲乏,因为不得不面对又一天的工作“;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觉得近来记忆力有下降的趋势“和”从事这份工作以后,变得比以前烦躁易怒了“。
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了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效果。教师压力过大造成的一些不健康情绪,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身心健康。
但是我们是教师,就不能被这种倦怠击倒。而应该学会调整。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也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有了精神的追求,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追求中来,就有了工作动力。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价值体现越高的职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大、越强。
一个国家的精神叫国魂,一支军队的精神是军魂;那么,教师的职业精神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师魂!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教师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为此,教育部师范司、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共同组织开展了”教师职业精神“的大讨论,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教师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一起为教师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一句话,就是一起感受做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是对实现自我的自觉超越。具体而言,就是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专业的职业素养、坚定的职业信念、良好的职业信誉、深厚的职业情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尊贵的职业尊严和不可推卸的职业责任……从大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规范、职业操守等,都可以囊括到教师职业精神的范畴中来。当然,这样的理解还不全面。
诸如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那么多的优秀的人民教师: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且自己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的人民教师严蓉;”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人民教师张米亚;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的人民教师张辉兵;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的人民教师向倩;人民教师瞿万容:身挡水泥板救下小孩;代课老师杜正香: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幼小学生。他们用的不仅仅是人的本能,而是教师的职业精神使然。
所以我觉得教师是需要有点职业精神的!我想我会保持这种职业精神的!
- 管理登录
- 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陈陵路78号 邮编:211103
- 英文域名:sfzx.jnjy.net.cn 单位传真:52701715 单位电话:52701715 校长邮箱:sfzxdyclm@163.com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