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德育长廊>>家长学校>>正文

教会孩子做家务 再富也要苦苦孩子--家长学校教材(第4讲)

发表日期:2007/11/16 19:13:30 作者:无 有2206位读者读过

  你若要你的孩子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头脑,有一个自强不息的性格,就请在让他做家务时,按以下方面的要求去培养。

  明确真正的目的让儿童做点家务。其目的不只是使他们完成任务,而是教会他们以后“怎样去工作”。培养发展孩子良好的精神支柱----责任、自主、自重和能力,远远比只研究吃、穿、住条件要重要得多。当然让孩子做家务也有助于他领悟到,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人们要有互助协作的精神。

  始于孩提儿童禀性就有着助母之愿望。一个两岁的孩子便知帮助携取物品,乃至于洗些小手帕之类。四五岁的儿童就能按照简单的指令,跑腿买些小零星东西。有时可要求其去捡起掉在地上的衣服或收拾起自己的餐具。7岁的孩子就可以尽家庭成员的义务了。最好让他摆置餐桌,当然任何能起到令人满意之效果的简单劳动就行。

  把握现实的尺度不要总想自己做或替孩子重做。因为这有损于孩子自主和自我做事的能力。教孩子做事的最好方法是重复。先让他们反复看是怎样做的,然后同他们一起干,最后再让他们单独于。要善于指点,不要过早地介入。如果他们有自己的做法,也不要涉、参与。但并不等于草率地忍耐。如果一项任务,根据孩子的能力能做好,可适度地让他重来,染色应有个限期,但不要唠叨责备。

  不要哄着做事对孩子做完一项事情的最好奖励是微笑、拥抱或说声“谢谢你”。儿童良好的品德受到奖励,绝不是奖金。对孩子做有益的事,无论如何也不能有半点贿赂的表示,不能含有干活讲价钱的意思。

  鼓励户外劳动花园除草、照顾孩子、散发反纸等户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

  再富也要苦苦孩子

  “再富也要苦苦孩子”,这和另一个口号“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是完全对立的。这是指对家长来说,不管多么富裕,生活条件多么好,也要有意识地孩子吃点“苦”。

  现在,许多家庭物质条件好了,因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一门心思地想让孩子过得舒服些,少吃些苦。且不说洗碗筷、倒垃圾、铺床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让孩子干,就是孩子的书包都是家长代为整理。这样的结果,一是使孩子不知柴米来之不易,二是使孩子生活处理能力极差。这样的孩子将来难以自立于社会。

  古人云:“生于忧虑,死于安乐”。作为家长必须意识到:今日的“天堂”难遮明日的“风雨”,即使父母为孩子营造的“天堂”再好,也逃避不了社会大气候的风吹雨打,假如自己不会“修缮”,天长日久,“天堂”也会漏风汪雨的。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吃点“蹲苗苦”,将来“庄稼”就难以长好,“树木”就难以成材。因此,“再富也要苦苦孩子”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