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坊中学教师志愿者联盟总结
发表日期:2015/1/5 13:46:35 作者:无 有2109位读者读过
2014年上半年开学以来,学校积极市教育局的要求,进行了教师联盟的发动宣传、成立联盟小组,由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校务办公室承担联络员,成立了“坊中”教师志愿者联盟。
“坊中”教师志愿者联盟团队,现具有研究生学位5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2人。我校教师能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教师誓词,自觉遵守“三要八不准”规定。学校按照“立师志、练师能、修师德、铸师魂”的思路打造教师队伍。
我校作为一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纳学校,生源多样,来自全国近20个省份,为了他们能接受更好的公平教育,学校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这既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传承,也是对当代公平教育的一种实践。生源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等方面差异较大,学校因情施教,重点抓行为和习惯养成教育。提出“六好”教育,即走好路、吃好饭、睡好觉、扫好地、唱好歌、做好操。从吃、住、行的生活习惯养成,到扫地、唱歌、做操的品质培养提出标准和要求。
学生的生活习惯易改,而学习习惯却冰冻三尺。我们发现:由于①成长环境糟糕。我校外来工子女多数来自边远、贫困地区,大多数是摊贩、临工、钟点工、跑运输、送货等,居住的环境简陋、嘈杂、拥挤,糟糕的吃、住、学条件,无法保障子女最基本的学习条件,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外来工子女成为了一群既敏感而又自卑的弱势群体,在性格上、习惯上都有一定障碍。 ②接触人员复杂。外来工生活居住的地方多如菜场、工地、农村群租房等,人员嘈杂。年幼的学生接触着各式人群,在耳濡目染间,对吸烟、赌博、打架、骂人等不良习气习以为常,给学校的正面教育带来困难。 ③家长缺乏管教的方法。外来工子女家长大多每天早出晚归,大多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更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对子女放任不管,加上外来学生的父母多半未经过正统的义务教育,文化素质比较低,很多都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则做出过激的行为,使学生出现明显的厌学倾向。 ④学习缺乏一贯性。外来工子女家长工作极不稳定,今天在这个工地,明天换那个菜市。他们的子女跟随父母迫于生计辗转于各个城市, 今年可能在这所学校, 明年则又换了一所学校,转学过于频繁,使学生得不到一贯的学习指导,一直处在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各自所学的教材不统一,进度不统一,教师的要求不一致,学习习惯差。民工子女中能主动学习、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低、书写姿势不良,不会预习课文,作业不按时、不认真,有的甚至还会逃学。课余生活缺少课外阅读,唯一爱做的事就是打打闹闹,到处晃荡。学习成绩无法跟上,饱尝失败的滋味,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注意力很难集中,不听讲,课堂上做小动作、睡觉、走神发呆,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差。
因此,从我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外来工子女最突出的问题——糟糕的学习习惯,我们志愿者联盟申报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习惯的精细管理》团队项目。
针对校情和学情,“坊中”教师志愿者联盟进行了富有实效性的活动。利用周六休息时间,45名教师分成9个小组,进行学生家庭走访活动,共走访学生家庭40户。教师们在学校短暂的集中后,各组分头行动,由于不少家庭是租住的房子,分布广,分布散,老师们采取“电话预约、逐个登门”的方法,一家一户进行“零距离”接触。家访服务过程中,联盟教师事先都准备了学生学习和表现情况,和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希望和要求,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针对性的提出改进要求和改进措施。老师们感受到了家长们的极大热情,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到家长一张张热情的笑脸,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和家长进行亲切的交流。为了配合老师们的家访,很多家长特意向单位请假、调休,有的甚至夫妻一起请假在
在教师联盟活动中,教师们积极支持联盟活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开着自家的私家车,王立新、彭永芳、王冉、黄义超、范沪宁、卢春、张兴余、张志刚等做为班主任和小组的组长,更是事先准备学生材料,积极和家长联系,对本组教师分工布置,确保了活动的实效,受到家长的欢迎和学生的拥戴。
如何使“坊中” 教师志愿者联盟作用放大,更有针对性的起到教育作用和促时社会意义的形成?这是下一步我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积极充实教师志愿者联盟队伍,将还没有加入联盟的教师吸引进来,共产党员、行政干部,教研组长、骨干称号的教师全部引入联盟,发挥教师们的专业特长,发扬教师们的奉献精神。
2、将老师志愿者联盟的活动拓展到全天候,校外校内,课上课下全面接轨。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问题较大的,方法失常的,由志愿者老师直接结对,进行帮辅,责任到人头,转变实效进行跟踪和回访。
3、对特殊学生和家庭,志愿者联盟准备开展座谈会形式,把家长和学生邀请到学校,同时接合社区从多方面进行关心、指导以及给于必要的帮助。
“坊中”教师志愿者联盟,既是由上坊中学教师志愿者发现和组织的联盟,又是教师自主自发进行的坊间志愿教育公益活动,没有行政的命令,没有功利的宿求。全体联盟志愿者,利用自身专长和空闲时间为学生、家长自愿无偿地提供相关服务。传递教育的正能量,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们将不断拓展活动的时空,帮助我们学生成长,展现上坊中学教师的高尚师德风貌。
江宁区上坊中学教师志愿者联盟
2014年6月
- 管理登录
- 南京市江宁区上坊初级中学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陈陵路78号 邮编:211103
- 英文域名:sfzx.jnjy.net.cn 单位传真:52701715 单位电话:52701715 校长邮箱:sfzxdyclm@163.com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